是时候给建筑师们来一波培训了详解防排烟标准对建筑规划设计的影响

发表时间: 2023-11-05 09:19:44 文章出处:m6米乐app下载

  防排烟标准出台以后,建筑设计界一片哀鸿遍野,暖通设计师们焦头烂额,你以为建筑大佬们就没事了吗?错了!消防设计是全专业参与的,建筑防排烟设计要建筑大佬深度参与才可能做好,而不单单是暖通设计师的事情。

  3、谈谈机房、管井、固定窗、排烟窗、防火门、楼梯间、吊顶等跟防排烟有关的设施该注意些什么事项。

  对于应该在哪里设置防排烟系统,采用何种防排烟方式,建筑师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可以在方案和施工图阶段及时跟暖通专业配合,留好相应的机房、管井等设施。

  1、大于100m的和大于50m的公建,防烟部位需设置机械加压系统,不能采用自然通风,建筑专业需注意提醒暖通专业及时提资相关管井和机房。

  2、需要注意的是,2014版建规出台以后已无商住楼的概念,当住宅与其它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由于做了严格的防火分隔、疏散独立,消防设施独立设置,对于大于50m小于100m的住宅,仍可自然通风,而按旧高规是要机械加压的。

  3. 1.3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50m 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100m 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不能设置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系统的选择,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2) 设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独立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 2. 0㎡气合用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 3. 0㎡

  1、小于100m的住宅和小于50m的公建,均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即开够足够面积的外窗即可;

  2、三合一前室无论高度多少,均采用机械加压,不允许采取自然通风方式,建筑专业如有条件尽量不采用三合一前室;

  3、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或者不同朝向且面积足够的外窗时,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置,即不用开窗也不用加压送风,当楼梯间无条件设置防烟设施时,建筑师可采用此种方式来处理。

  解读:地下室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建筑专业可在地面以上开窗或做采光井自然通风,当不足以满足以上条件时,需要机械加压,对于楼梯间前室,不允许采取只对楼梯间加压,前室间接加压的方式。

  3.1.5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50m 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千或等于 100m 的住宅建筑,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 、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 、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1、仅当前室只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才能采用只给楼梯间送风前室不送风的加压方式,其余均需两者均加压。此规定大大限制了采用间接加压的适用条件,旧的高规绝对没做限定,防火规范出来以后有一度所有的楼梯间和前室都要分别加压,此次明确此种加压方式适用条件,建筑专业需根据适用条件设置管井。

  3、剪刀梯的两部梯和前室、合用前室的的加压需分别独立设置管井,旧规剪刀梯可合用加压风井,新规禁止了这种做法。

  2、对于多层建筑,尽量采用自然排烟,建筑专业根据防排烟标准的要求设置自然排烟窗,并由暖通专业复核;

  3、对于高层建筑,尽量采用机械排烟,建筑专业跟暖通专业配合,设置相应的管井、机房、挡烟垂壁等设施。

  1、无论加压风机设置在建筑内还是建筑屋面,均需设置加压机房!以前放置在屋面的加压风机可以不设机房,但是现在,不好意思,我们加压风机娇贵着呢,机房您走一个;

  2、不但要设机房,最好还要设在送风系统的下部,比如一层的架空层,避难层(供避难层上部楼层加压),当然没有条件的也只能放在屋面了,建筑大佬们也不用瑟瑟发抖;

  3、加压风机要在专用机房内,也就不可以和其它通风空调机房合用,偶尔和排烟补风机挤挤还可以,加压风机就是这么娇贵还孤独。

  1、排烟风机也娇贵,不管在建筑内部还是屋面,也要设置机房,但是排烟风机它燥热,所以要设喷淋,万一起个火要及时灭掉;

  2、排烟风机除了跟加压风机八字不合,其它都能和谐相处,所以排烟机房可以和通风空调机房合用,但是机房内不可以设置加压风机和加压风管;

  3、排烟风机需有足够的安装和散热空间,机房大小应满足暖通专业的提资要求。

  解读:设置机械补风的补风机也需设置在专用机房内,但可以和通风空调机房、加压机房合用。

  3.3.1 建筑高度大于100m 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4.4.2 建筑高度超过50m 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住宅,其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公共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50m, 住宅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1、防排烟系统服务区段超过相应高度需分段设置,其防排烟风机的布置需根据避难层来设置,设置在避难层内的风机也需设置机房,规范并未放宽要求。

  解读:水平方向的防排烟机房应尽量按防火分区布置,无条件时可跨防火分区布置也是允许的,只要保证防排烟系统只供一个防火分区使用即可。

  当建筑师们看到“不应采用土建风道”时心中一喜,再也用不着跟暖通佬扯皮风井的事情了,但其实........

  3.3.7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送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 20m/s; 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非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千 15m/s; 送风管道的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 的规定。

  1、 竖向设置的送风管道应独立设置在管道井内,当确有困难时,未设置在管道井内或与其他管道合用管道井的送风管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l.00h;

  4.4.7 机械排烟系统应采用管道排烟,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当排烟管道内壁为金属时,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千 20m/s; 当排烟管道内壁为非金属时,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千 lSm/s; 排烟管道的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实施工程质量检验收取规范》GB 50243 的有关规定执行。

  2 、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排烟管道的能抗住火焰的极限不应低于 0.50h 。

  2、防排烟风管需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一般为钢板或者防火板,竖向风管需要安装在土建风井内(加压风管可不设风井,但要提高风管耐火等级)。不是取消了土建风井,而是在土建风井的基础上再加了一层保险;

  3、排烟风管必须设独立的管道井,不容许明装或者跟别的管道井合用;加压风管可与别的管道合用,但要提高耐火等级,建筑师可考虑与水管等共用管道井;

  4、土建风井内衬风管,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目前没有相关的图集参考,建筑师们需和暖通设计师一起考虑如何安装,一般可考虑先安装风管,后砌墙,建筑图纸上需作出明确说明;

  5、风井尺寸需考虑内部风管安装的空间,应尽量避免三面都是混凝土墙的情况,具体尺寸需和暖通专业配合确定。

  3.3.9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管道井应采用能抗住火焰的极限不低于1.00h 的隔墙与相邻部位分隔,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4.4.11 设置排烟管道的管道井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 1.00h 的隔墙与相邻区域分隔;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解读:防排烟风管井隔墙耐火极限不小于1小时,检修门可根据需要每层或各几层设置,检修门需为乙级防火门。

  3.3.5 机械加压送风风机宜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 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 0m; 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 0m 。

  4.4.4 排烟风机宜设置在排烟系统的最高处,烟气出口宜朝上,并应高于加压送风机和补风机的进风口,两者垂直距离或水平距离应符合本标准第3. 3. 5 条第3 款的规定。

  1、建筑专业在设置防排烟机房和风井时需考虑室外排烟口和加压进风口及补风口的距离,尽量拉大排烟口和加压进风口及补风口的间距,补风口和加压进风口无距离要求(都是进风口);

  2、排烟口和加压风口及补风口应布置在不同立面上,当布置在不同立面时,其间距没有要求,不同面的要点是中间要有有效的分隔(如图四为有效分隔,为不同面,图五虽然在不同面,但中间没有有效分隔,仍为同一面),如在屋面设置机房,设在不同机房的立面也算处于不同面(专家意见);

  3、当排烟口和加压风口、进风口布置在同一面时(同一平面或同一立面),需要考虑距离,竖向布置时排烟比进风高处6m;水平布置时边缘距离20m(如图五);

  4、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防排烟风口需考虑间距,只需考虑可能同时使用的风口之间的间距,比如同一个防火分区的加压风口和排烟风口,按此原则可大大减轻风井和机房布置的难度。

  3. 2.1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 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 层。

  3.2.2 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2. 0㎡, 共用前室、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

  1、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且楼梯高度小于10m的,只在最顶部开窗1㎡即可,其它层可不布置外窗;

  2、大于10m的楼梯间,尚应每五层内开2㎡的外窗,且布置间隔不超过3层,顶层的1㎡外窗可包括在最上面5层的2㎡内;

  3、前室和楼梯间的开窗面积无有效面积、窗的形式、安装高度的要求,面积只需计算外窗玻璃面积即可,此原则可大大减小建筑专业设置通风窗的难度。

  1、不同朝向指最少两个朝向,且外窗布置要尽可能的避免气流短路,尽可能的减小空气流通的死角;

  解读:通风窗安装较高时建筑专业所选外窗应带开窗器,以免火灾时因无法打开。

  1、封闭梯需考虑防烟设施,不能自然通风时需加压送风。特殊情况下自然通风条件可以放宽,建筑专业在一层开疏散门或者有效面积不小于1.2㎡的外窗即可;

  2、此处规定为有效面积1.2㎡外窗看似与3.2.1有冲突(特殊情况本来应该放宽的反而严格了),主要是考虑当此特殊情况楼梯高度大于10m时,可以不用按每五层2㎡外窗来实施,而是按首层1.2㎡有效面积外窗,相比之下仍为放宽条件,当此特殊情况楼梯高度小于10㎡时,亦可按3.2.1执行,即开1㎡外窗即可,无需考虑有效面积。

  3、常用的地下室楼梯与地上楼梯共用位置,在一层做防火门分隔的情况属于此处所说的地上地下部分共用。

  1、避难层或避难间需靠外墙,因为无论避难层无论采用何种防烟设置,均需开外窗;

  4.3.2 防烟分区内自然排烟窗(口)的面积、数量、位置应按本标准第 4.6.3 条规定经计算确定,且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30m 。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其水平距离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 2.8倍;当公共建筑空间净高大千或等千 6m, 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其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7. 5m 。

  1、自然排烟窗的设置按说是建筑专业是事情,其面积、数量、位置的要求看几遍规范也基本能掌握,建议建筑专业多费点心学习学习,暖通专业可帮忙复核自然排烟窗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2、面积要求根据规范简单计算即可得出结果;布置位置主要需考虑排烟距离,尽量均匀布置;

  4.3.3 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设置在外墙上时,自然排烟窗(口)应在储烟仓以内,但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 3m 的区域的自然排烟窗(口)可设置在室内净高度的 1/2 以上;

  3 、当房间面积不大于 200m2 时,自然排烟窗(口)的开启方向可不限;

  4 、自然排烟窗(口)宜分散均匀布置,且每组的长度不宜大于3. 0m;

  5 、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 0m 。

  1、排烟窗设置在外墙时需设置在储烟仓内,储烟仓由封闭的墙体、卷帘以及挡烟垂壁构成,储烟仓越厚越有利,但是要保证清晰高度,半封闭防烟分区储烟仓高度不够可通过加高挡烟垂壁来解决,必要时可使用电动挡烟垂壁,此处建议咨询暖通工程师一起确定;

  2、对于层高小于3m的,因为条件所限,排烟窗设置在净高度二分之一以内即可;

  3、房间面积小于200㎡时,排烟窗形式及开启方向可不限,即上悬窗也可以使用;

  4.3.5 除本标准另有规定外,自然排烟窗(口)开启的有效面积尚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开窗角大于 70° 的悬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 算;当开窗角小于或等于 70° 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水平 投影面积计算。

  、当采用开窗角大于 70° 的平开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 计算;当开窗角小于或等于 70° 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竖 向投影面积计算。

  、当平推窗设置在顶部时,其面积可按窗的 1/2 周长与平推 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

  、当平推窗设置在外墙时,其面积可按窗的 1/4 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

  解读:自然排烟窗需由建筑专业计算其有效面积,根据不同的窗类型和开启角度计算其投影面积,悬窗为水平方向投影面积;平开窗为竖向投影面积;推拉窗按开启的窗面积;平推窗按不同的周长面积与平推距离计算。

  1、排烟窗需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并对开启装置安装位置做了要求,建筑专业应在图中提出明确要求;

  2、特殊场合需设置集中手动或自动开启装置,可分区分组设置,开启装置最好设置于人员疏散口的位置。

  用于火灾后期由消防队破拆以排除室内烟和热,从而为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而设置的平时不可开启的外窗,称为固定窗。

  1、楼梯间设置固定窗是为了火灾后期及时排除室内的烟和热,为救援创造条件,而非火灾初期防烟所用,设置机械排烟的部位设置固定窗亦是同样道理;

  2、建筑专业尽可能的避免做不靠外墙且不出屋面的楼梯间,以免无法设置固定窗,也不利于消防疏散;

  3、设置在建筑内部的地下室的楼梯间,如何设置固定窗,专家如下意见:(1)、设置在室内;(2)、可通过地上部分楼梯间排热,即在地上部分的楼梯间设置就可以;(3)、楼梯间接风管至室外以代替固定窗。以上意见均需当地消防队认可,目前无定论。

  6、当楼梯不可避免设置在建筑内部且无法出地面时,可通过接风管至外墙解决固定窗的问题,此为无奈之举。

  解读:以上需设固定窗的条件是设置了机械排烟系统,采用自然排烟的场合无需设置固定窗,因为自然排烟窗比固定窗能更好的排烟排热。

  4.4.14 按本标准第4. 1. 4 条规定需要设置固定窗时,固定窗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 、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应布置在屋顶或顶层的外墙上,但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以及采用钢结构屋顶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建筑应布置在屋顶。

  2 、设置在靠外墙且不位于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单个固定窗的面积不应小于1㎡, 且间距不宜大于20m, 其下沿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层高的1/2 。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面积不计入固定窗面积,但可组合布置。

  3 、设置在中庭区域的固定窗,其总面积不应小于中庭楼地面面积的5% 。

  4 、固定玻璃窗应按可破拆的玻璃面积计算.带有温控功能的开启设施应按开启时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解读:固定窗设置要求较为明确,建筑专业可直接按期规定设置相应的固定窗,必要时暖通专业需提资给建筑专业。

  解读:有时为增加储烟仓厚度和,加大排烟口至烟层底层的距离,或者其它特殊情况,需将排烟口设置在吊顶内,建筑专业需按上述条件设置吊顶,暖通专业应提资给建筑专业。

  解读:建筑需提资暖通专业楼梯间和前室疏散门型号,明确门的结构、闭门器开启力矩等参数,以供暖通专业计算加压系统是否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