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南风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表时间: 2023-12-17 04:25:17 文章出处:米乐平台官网

  公司是华南地区顶级规模的专门干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集成设计、制造企业,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公司产品主要使用在于核电、地铁、隧道、大型民用建筑等领域,公司业务的发展与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密切相关。

  2021年11月,近200个国家在《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大会(COP26)上共同签署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就2030年将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5%达成共识,并承诺逐步减少煤炭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补贴。2022年11月,国务院总理在第二十三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的致贺信中表示,核能是安全、稳定、高效的清洁能源。核能的和平开发利用不仅为人类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也为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指出,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能,大力推动核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对此,核电作为目前唯一同时具备传统能源的稳定性、规模性以及新能源清洁低碳性的发电方式,获得政策端全力支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这是政府报告中首次采用“积极”一词提及国内核电发展。同年,《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双碳”目标主要文件中,再次强调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再次提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并提出开展三代核电技术优化研究、小堆、高温气冷堆等技术探讨研究,推动核电国际合作等多项助力核电发展纲要。2022年4月20日、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在严监管、确保绝对安全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对10台机组核电新机组予以核准,为近十年新高,表明我国核电行业转向了积极有序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及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统计数据,截止2022年底,我国在运、在建、已核准核电机组共有83台,总装机容量8914.87万千瓦,其中在运核电机组55台(未包括我国台湾地区),总装机容量5698.6万千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以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预计到2025年,国内在运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到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约是目前的2倍;到2035年,我国核电在运和在建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左右。2023年3月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003816)集团董事长杨长利建议: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未来十年保持每年核准开工10台以上核电机组。

  就全球而言,在经济复苏、传统能源投资不足、新能源波动性问题日渐突出及地理政治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叠加碳中和压力,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英国等计划启动新一轮核电建设,并就核电提出更加积极的发展目标;印度将核电视为重点发展目标;埃及埃尔达巴核电站1-2号机组开工建设,这是非洲大陆时隔46年再次启动核电建设,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土耳其和俄罗斯签署BOO全新模式建造阿库尤核电站,2022年正式开工建设阿库尤4号机组。采用韩国APR-1400技术的阿联酋巴拉卡3号机组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这是海湾地区的首座商用核电站;白俄罗斯和孟加拉国也在积极推动本国在建核电项目建设。

  根据中核智库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球在33个国家和地区共运行422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7831.4万千瓦。全球在18个国家在建57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5885.8万千瓦。预计2022年全球发电量将达到2.7万亿千瓦时,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占比约为9.6%。

  在核电发展热潮的推动下,核电设备制造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公司作为核电通风与空气处理领域的领跑者,亦将因此受益。

  未来,公司还将充分的利用自身在核电领域积累的优势,布局核电后市场,积极拓展公司在核电备品备件、核设备更新改造、核电站延寿等市场,提升公司的规模和竞争实力;积极地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进程,如重型金属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逐渐增强公司整体实力,提高竞争力,创造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绿色交通、城市人口及规模持续扩张的大背景下,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在步入稳定发展阶段。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策略与“十四五”发展思路研究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相互连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包括都市区1小时通勤的“全国123出行交通圈”。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保障国家安全。

  根据国家交通部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3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座。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2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止2022年底,城轨交通线网建设规划在实施的城市共计50个,在实施的建设规划线公里;实施建设规划项目可研批复总投资额合计为41,688.79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规划车站总计3,284座,1,089座换乘站。

  近年来,隧道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必要手段,公路隧道数量及长度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截至2021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28.0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9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全国公路隧道23,268处、2469.89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1,599处、717.08万延米,长隧道6,211处、1,084.43万延米。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2022年联合印发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到2035年,我国公路网总规模约46.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总里程约16.2万公里,未来建设改造需求约5.8万公里;普通国道网规划总里程约29.9万公里,未来建设改造需求约11万公里。

  因此,可以预计,十四五期间,轨道交通、隧道开发等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对通风与空气处理设备的需求将随之扩大,为公司发展提供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工业民用建筑领域,我国持续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这为通风与空气处理设备等配套设施带来非常大的市场需求。随着先进制造业比重的增加,一大批落后的工艺、产能将逐步被淘汰或者升级换代。这将为工业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设备创造潜在的市场需求。

  公司主要是做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重型金属3D打印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系华南地区顶级规模的专门干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模块设计和产品研究开发、制造与销售的企业,业务主要面向核电、地铁、隧道、大型民用建筑等领域,并在上述市场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通风与空气处理包含通风和空气处理两个方面。通风是指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空气形成运动或利用空气运动来达到特定的生产、生活要求;实现通风功能的主要设备是风机。空气处理是指利用机械方法对空气加以气力输送、净化(除尘、过滤、吸附)、温湿度控制以及污水处理的曝气等,从而使环境内的空气符合特定的质量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的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业务、基本的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未出现重大变化。

  公司控股子公司南方增材自主研发的重型金属3D打印技术对构件材料、构件几何尺寸、形状和用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可应用于核电、火电、水电、石化、冶金、船舶等行业的现代重大工业装备中所需的各种高强低合金钢、高强高合金钢、耐热合金钢、不锈钢等重型构件的精密成型,具有构件性能优异、机械加工余量小、节省材料、生产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等特点,技术优势、经济优势较为突出。

  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截止本报告期末,南方增材重型金属3D打印技术已申请及获得30项专利,并已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等展开技术合作,其中与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SAP制冷机端盖已完成设施安装并通过设备正常运行再鉴定,实现了3D打印技术在核电领域的国内首例工程实践示范应用。今后,公司将继续积极地推进重型金属3D打印技术产业化项目进程,努力开拓市场,创收增效。

  公司是华南地区顶级规模的专门干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集成的设计和制造企业,业务主要面向核电、地铁、隧道、大型民用建筑等领域,并在上述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在自主创新、产品质量、资质、客户资源等方面建立起了自身的优势:

  公司一直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究开发作为公司发展的策略的核心。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通过对多种跨学科技术的有效集成,公司已在核电、地铁、隧道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预研一代、开发一代、设计一代、生产一代”的产品和技术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技术成果,并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的产品,公司研制出的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核岛HVAC关键设备、地铁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设备等成功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摆脱了上述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国产化。

  通过多年的研发技术投入,企业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南方风机检测实验室。该实验室出具的检测证书与国际40多个国家的实验室证书同等互认。此外,公司募投项目“全性能检测中心和研发中心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使用,为公司在产品选型设计、工艺改进创新、高效率节约能源产品研制、产品性能检验测试等提供了高效技术创新平台,有助于公司研发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一直在优化提高,为公司业务持续迅速增加提供有力的支持。

  公司还自主研发了重型金属3D打印技术,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革命性的、短流程、低成本、数字化、“近终成型”的重型金属构件成型加工新技术,并在构件性能、制造周期、制造成本、材料消耗和制造装备依赖性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重型金属3D打印技术对有效解决我国重型锻件在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方面的不足的问题,满足国内旺盛的重型金属构件市场需求,打破高端重型关键构件市场和技术被国外巨头垄断的局面,填补国内空白,及振兴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①专利方面:公司格外的重视科学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制,具有以研发和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丰富经验,已形成了完善的综合研究、开发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多项专利技术。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获授119项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86项),专利的市场认可度和价值较高。

  ②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及不一样的客户行业的管理规定,公司及相关这类的产品已通过专业机构的审核,并取得相应的资质。如核电行业对通风与空气处理设备有很高的技术和质量发展要求,并施行严格的许可证管理制度,且需要经过严格的认证过程和较长的认证周期,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2009年作为国内HVAC行业首家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级风机和核级风阀设计、制造许可证;公司还持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公司系列新产品获得34项消防产品认证证书等,符合地铁、隧道、大型民用建筑等领域对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设备的相关要求。

  目前,公司是国内核电站HVAC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在核电、地铁、隧道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

  由于公司所处的核电、地铁、隧道等行业是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等要求,建立了核电站HVAC制造的质保体系,满足国家HAF003质保体系要求,做到产品从设计到发运的全过程控制。公司在执行国家标准的同时,还参考国外领先产品质量标准,对质量制定了更高要求以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迄今为止,公司未发生过任何一个产品质量事故或因产品质量上的问题与客户产生重大纠纷。

  公司国内主要客户包括中广核、中核、国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多家核电企业优秀供应商与特殊贡献供应商。多年来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良好的产品信誉和快速及时的交货,公司在业内取得良好的业绩,与下游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行业地位优势明显。

  2022年初,广东南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协议受让原股东股票的方式成为了公司控制股权的人,佛山市南海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成为了公司实际控制人。

  在新控制股权的人、实际控制人的支持和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经营管理层本着对公司及公司全体股东高度负责的初衷,勤勉尽责,带领公司全体员工攻坚克难,围绕年初董事会制定的经营方针与目标,沉着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专注于全力发展主营业务、快速开拓市场、一直在优化内部管理体系、降本增效,加强风险控制力度,确保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74.09万元,同比下降63.34%,主要系上年度公司剥离了原全资子公司中兴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经营事物的规模减少所致;总利润2,729.16万元,同比上升10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6.60万元,同比上升103.55%,主要系上年度公司因剥离子公司确认了相关投资损失,而本期无此类事项所致。

  1、巩固经营优势,夯实市场地位。坚持发展主旋律,深耕主业,充分的利用公司多年以来累积的各项优势,巩固现有的优质客户资源,逐渐增强客户黏性,并积极开拓市场,2022年,公司先后中标了陆丰核电站5、6号机组、海南昌江小堆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深圳地铁、贵阳地铁等等多个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项目。

  2、紧跟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持续提高研发技术水平,逐步的提升产品的技术上的含金量,提高工艺水平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降低成本、完善公司产品结构、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2022年度,公司获得了广东省2022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东省创新性中小企业、2022年佛山市专精特新企业、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等多项科研称号,进一步肯定和认可了公司的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专业方面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及综合实力。

  3、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不断的提高生产销量和质量。格外的重视安全风险管控,逐渐完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与监管;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树立健康环保理念;持续务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整改工作,积极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解决能力,确保生产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企业稳定健康发展;一直在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加强生产的全部过程管理,坚持进行技术改造,充分挖掘内部产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确定保证产品质量。

  4、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公司相继引入多个信息化系统,在时间与效率、资源与成本、计划与执行、控制与调整、信息反馈与快速反应等所有的环节搭建现代化企业管理和科学的组织运作平台,逐步实现设备、产品、生产、管理、服务智能化,依靠数智赋能提升工作和管理效率。

  公司将立足于通风与空气处理行业,加快新产品的开发进度,扩大现有产品的生产能力,保持国内细分行业的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集成总承包的国内领头羊;利用公司已积累的各项竞争优势,热情参加新材料、新工艺等新兴技术和产业,打造成为顶尖的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端装备系统供应商;充分的利用长期资金市场的融资功能,通过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努力打造技术一流、产品一流、服务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综合服务商。

  2023年,公司将紧跟电、地铁、隧道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坚持以创新为核心,以效益为导向,充分的发挥公司在研发、生产、品牌、市场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在全方面提升质量管理和精益管理上的水准的同时,逐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实现以增效为核心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目标。具体如下:

  紧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主题,完善营销网络,优化产品结构,进行渠道和资源整合,不断拓展新市场领域;盘活公司存量资产、优化公司资产结构,逐步的提升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和资产质量;结合公司实际发展战略,以增长公司中长期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目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充分利用公司内外部资源,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为切入点,以国家规划、客户要求为导向,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力度,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向“特、精、尖”方向发展,进一步落实“预研一代、开发一代、设计一代、生产一代”的产品与技术发展模式。

  注重活力激发,更深层次加快销售效能开发;在优质、高产、低消耗和管理精细化基础上力争实现质量零事故、零隐患目标;充分挖潜,不断优化工艺流程、设备性能等;加强供应链各环节的控制,降本增效的同时,降低风险。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层层有把关”,安全工作全年实现无死亡、无重伤、无重大生产设备事故,无重大事故隐患,工伤事故发生率低于公司规定指标。

  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身心健康的保护,尊重和维护员工的个人利益,着力实现员工与公司同进步、共发展;完善全员工资及绩效考核体系;做好党建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具有南风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

  健全完善公司及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推进内部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强化公司内部管理,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的自我评估,切实控制投资风险、业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同时,加强对监管部门新法规、新制度的学习,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水平。

  国内经济在深化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中依然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进入新常态,公司所处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如公司所处市场行业环境发生大幅波动,可能造成公司收入的大幅波动。为此,公司加大市场开发力度,采取多元化市场的策略,降低对单一行业过度依赖,积极参与新材料、新工艺等新兴技术和产业,创造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点。

  公司销售规模的不断增长,原材料成本的波动,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以及公司募投项目的厂房和设备转固后的折旧和摊销,公司面临营业成本及费用上升的压力。为此,公司将继续做好供应链优化、销售市场拓展、人才引进等工作的同时,加强管理和成本预算,推进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进程等措施合理控制费用成本。

  虽然核电、地铁和公路隧道等领域的通风与空气处理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国内能够进入该领域的生产企业不多,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随着上述领域的生产企业增多,公司也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风险。对此,公司将内部整合资源、外部开拓市场,不断提升公司研发和检测能力,加快产品的升级转型和新产品的研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公司在上述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并持续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等高端产品应用领域的研发创新投入,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和规模的扩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内部管理的压力将增大,对优秀技术、市场及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因此,公司将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内部对企业发展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支撑性的高层次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外部加大对专业性高端人才的招聘力度,尽快打造出适应公司产业发展的管理梯队,符合研发、生产及销售规模扩大的要求。

  公司客户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具有较高的履约能力,但随着公司应收账款数额的不断增加,客户结构及账龄结构的改变,如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过大,则可能使公司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存在流动性风险。公司已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加快回款的速度,降低公司的财务费用,加大应收帐责任制实施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行业特性使得研发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公司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公司一直将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作为公司的发展的策略核心。由于公司的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周期较长,开发过程中还存在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公司存在一定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风险。公司凭借多年的研发经验和各种抗风险措施积极应对风险,并通过不断改进和提升研发水平,合理推进重点研发项目、现有产品升级改造项目的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研发风险,从而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确保行业领头羊。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广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南风股份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平洋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石油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